商业人物

Web2.0时代如何进行危机公关

作者:Admin 2007-07-21 15:03:02

IDC国际数据集团在3月5日公布了一项调查:2006年全球资讯爆炸增长,所有照片、视频音频、电子邮件、网页、即时通讯与移动电话等数字化资料高达1610亿G。上帝!以本人用过的最大移动硬盘80G容量计算,要二十亿台才够装!按全球60亿人口算,每个人能分到25G还要多;而按中国目前2亿网民算,每个人能分到800G,如果这些全部是文字数据,那不知道要等于多少个大型图书馆,一个人要看多少辈子。

  据说,盘古开天地以来的人类话语总量约为50亿个G,而2006年光是电子邮件流量就高达60亿G。在这个简直话比米粒多的时代,以对大众的态度和意见进行管理(其实本质上就管着人们的嘴、所说的话)为己任的公关业,万分作难。

  Web2.0把互联网Web1.0的法则抛在后面了。美国学者波克•马斯特当年狂喜地把互联网Web1.0叫作人类的“第二传播时代”,区别于此前以电视、电视、收音机为主的第一代电子传播。因为互联网改变了以往电子化大众传播的根本弊病:单向性。互联网的互动功能,形成了人类的“电子式对话”新交流模式。

  但拿Web2.0标准看,Web1.0和电视时代的传播一样,还存在着以电视台编辑室、网站内容部门的“中心化”机构;他们设置“公众议题”、管理传播内容、影响着舆论导向;本质上还是“一对大众”的单向的传播,姿势上是对大众的权威化俯视。所以,公关业者控制住了这个中心、管理着这些“把关人”,就能形成了对大众态度和意见的控制和引导。

  但Web2.0消解了这个中心。因为Web2.0把博客们推向了前端舞台,博客们在网络使用的动机上,完全是自我中心的。在技术上,博客不再依赖中心服务器,而是P2P技术(端对端技术);具体使用上,不以对内容的关注为目的,而是通过使用网络,发表个人意见,影响、建立与他人的关系。换句话说,博客的出现,把传统媒体使用中的“人和内容”的关系,变成了“人与人”的关系,仿真并达到了人际口口传播的效果。

  所以,传统的公共关系所管理的“关系”,其实是企业和媒介的“关系”,实际上是一种“组织关系”。现在,则必须面对博客自发组织的“人际关系”。今天的公关管理必须正视“人际关系”管理时代的“关系”特征,这是一种真正的数字化时代的困境。

  回想06年SK-11的品牌危机,其原因之一,就在匮乏Web2.0时代“人际关系”管理技术,管理意识。最终弄到退市的大失败,首先原因就在于,SK-11的主要消费者是女性白领,而他们是网络的重度使用者、可能的Web2.0的爱好者。Web2.0的链接技术造成的口口相传效果,纵使你千手观音也为难。使用百度的博客搜索引擎查找一下,可以发现,与SK-11相关的博客起码有365篇(07年3月27访问);细读这365篇博文,基本90%以上是对此的负面信息转载和评论——正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人际传播法则使然。

  如果细读关于这一危机事件的博文,你会发现,博客们与BBS时代那种娱乐式的“发帖子”不大一样,“立言”的姿势很明显。有位博客这样写:“60多年前,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不无遗憾地离开中国。毛泽东写下了著名的《别了,司徒雷登》。2006年9月22日,宝洁公司宣布旗下化妆品品牌SK-II宣布在中国退市。在这里,我们想说的是:别了,SK-II。所谓兴也勃焉,亡也忽焉。”

  这种严肃的“雄文”式博文写作,透露出一种新的潮流:博客们在努力建设着“自我”风格,一种自觉的舆论参与、评论介入的意识涌动;与主流媒体的“中心化地位”并峙的精神开始出现。

  面对这种个人高度参与和介入的Web2.0现象,人类的“第三传播时代”,危机公关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