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金旗奖候选案例:让爱“恒”温 –恒天然乡村支教公益项目

作者:17PR 2017-09-21 15:43:25

事件名称:让爱“恒”温 –恒天然乡村支教公益项目

执行时间:2017年7月24日至2017年8月18日

企业名称:恒天然商贸(上海)有限公司

品牌名称:恒天然

参评方向:企业社会责任  


项目概述:

  

恒天然集团自2013年宣布在中国山西省应县建立第二个牧场群以来,一直致力于改善当地村民的经济、教育和健康状况。2017年7月24日,恒天然集团乡村支教公益项目在山西应县正式启动。恒天然携手其在山西的教育合作伙伴—山西农业大学在牧场周边村庄开展公益性的暑期支教活动。六名来自山西农业大学的优秀大学生(包括“恒天然奖学金”获得者)到应县杏寨乡南湛村、大西头村和安营村等三地进行支教,三所村庄超过70名小学生加入了课堂。这些教学内容以通识教育为主,涵盖手工、绘画、音乐等科目。项目持续1个月,受到了村民的积极赞赏。孩子们既学到了很多实用有趣的知识,也在一个月的朝夕相处中与支教大学生结下了深厚的感情。支教的小老师们也藉此得到了思想上的提升和能力上的锻炼。今后恒天然与山西农业大学将根据当地乡村的需求,继续这一支教项目,并跟进儿童进校园等后续活动,将其打造成支持社区发展的王牌项目。

  

项目背景:

  

恒天然集团自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始终致力于行业发展及回馈业务所在地区的一方百姓。山西应县是恒天然第二个牧场群所在地,当地经济状况和文化发展都有很多方面亟需改善。自恒天然牧场进驻山西应县以来,一直为当地村民的医疗、卫生、营养和教育改善孜孜努力,例如为当地妇女和老人提供体检、为儿童捐赠营养乳品、为当地学校捐赠手提电脑、为小学生传授防侵害知识等。

  

为了能更加贴近百姓,恒天然还组织员工下乡家访,了解村民的真正需求。当得知当地村民十分重视教育,希望寒暑假也能有人给孩子辅导功课,恒天然决定联手合作伙伴山西农业大学策划暑假支教项目。

  

在课程的设置上,考虑到家长的诉求和农村孩子们的特点,恒天然和山西农业大学的项目组成员决定以通识教育为主,功课指导为辅,这样既能帮助农村的孩子开阔眼界、增长知识,也能满足不同年龄层孩子的需求。

  

在师资方面,项目组决定从“恒天然奖学金”获得者以及其他自愿报名的学生中挑选拥有不同特长的优秀学生担任支教讲师;授课地点则选择了恒天然牧场周边经济状况和教育资源均较为落后的三个村庄。

  

项目调研:

  

恒天然一直致力于业务所在区域的发展和福祉健康。

  

自牧场建设以来,恒天然一直努力为牧场周边的村庄提供多种多样的支持,包括为村民提供健康体检服务、为妇女和儿童捐赠营养乳品、向青少年分享食品和乳品知识,这些活动均深受当地政府和村民的好评。

  

2015年恒天然在山西农业大学设立了“恒天然奖学金”,并以此为契机在2017年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在人才培训、科技研发、关爱社区等深度合作;并于2017年8月在恒天然应县牧场设立了山西农业大学博士工作站。

  

今年6月初,恒天然公司组织员工下乡开展入户调查,通过面对面访谈,了解了村民的生活现状。通过入户调查,他们了解到现在各村庄都没有成规模的学校,有些村庄更是连幼儿园都没有;他们不得不把孩子送到县城里的学校,并且通常由母亲放弃收入,到县城里租房陪读。到了寒暑假更是头疼:一放假孩子的学习就没人管了,功课也没人辅导。有些村民直言,希望企业能提供高质的教育支持。

  

在了解到村民的迫切需求后,恒天然与山西农业大学决定利用已有的优势教育资源,在恒天然牧场周边的村庄开展暑期支教活动:由山西农业大学负责挑选优秀学生作为授课老师,恒天然员工作为志愿者为孩子们教授英语口语课,分享食品营养知识。

  

计划商定之后,由恒天然联系当地主管政府部门,根据他们的建议选定了杏寨乡的大西头、南湛和安营三所村庄;并与山西农业大学成立了项目组共同制定活动计划。项目组在现场勘察时发现,大西头和安营均有村里的小学校教室,虽然破旧,但是经过打扫还是可以利用;但南湛村条件极为落后,没有学校,连村委会也是在一间几十平米的小屋内,实在找不出像样的教学点。经商议,最后决定利用村委会,重新摆放桌子,清出农用车,再添置黑板和若干椅子,同时利用屋前空地,安排孩子们体育锻炼。

  

地点的问题解决了,项目组又共同商讨了授课内容,以通识教育为主,学业辅导为辅,旨在帮助孩子们开阔眼界,拓宽知识面。通过这种形式,在暑假期间,就可以把村子里的孩子、特别是留守儿童有效管理起来。

  

项目策划:

  

由于项目的定位是改善农村孩子的学习能力,开阔他们的眼界,我们将主要传播对象设定为村民、当地政府、内部员工-因为恒天然的大部分员工都来自周边的村庄。我们希望藉此来加强与周边社区的关系和粘度。

  

通过这种面对面深入基层的方式,恒天然与当地村民都加深了了解,使他们进一步了解了恒天然,也通过这种方式了解了他们的诉求,为恒天然下一步的社区支持提供了洞见。

  

在支教课程开始时,我们通过新闻通稿的形式向媒体传递信息;在项目即将结束的时候,我们又设计了“结业式”这种形式,让孩子们有机会登台表演,展示一下他们暑期所学的知识和才艺,提升他们的自信心;同时邀请了当地政府部门、合作伙伴和媒体共同观摩。

  

通过这一活动,所有在场的人员,特别是媒体都感受到了孩子们对支教老师的依依不舍,有的孩子止不住泪流满面;当媒体看到村民冒雨赶来送感谢信,也直观地感受到了村民对项目的认可,对支教老师的真诚感谢。

  

由于能够到场的媒体非常有限,支教活动结束时,我们又发布了总结性的新闻稿;同时在恒天然的自媒体上发布,配合更多的支教小故事,引发的社交媒体上的又一轮点赞、转发,起到了二次传播的效果。

  

由于恒天然始终强调做实事,并且根据项目目标和受众特点,我们将传播的目标设定在深入而非广泛上;面对面沟通为主,媒体发布为辅。通过这一传播策略,我们不仅达到了传播目的,而且更得到受众的洞见,为下一步的社区支持提供了方向。

  

项目执行:

  

支教项目得到各方的大力支持。山西农业大学从报名的学生当中精心挑选了六名品学兼优的学生;并抽调了支教经验丰富的岳莉莉老师作为辅导员。

  

恒天然方面为了保障“小老师们”的健康和安全,在衣食住行方面都做出了周全安排:


1. 住:小老师们在县城租了公寓,这样即能保证他们有个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也能近距离了解应县文化和历史。

  

2. 行:安排小老师们每天搭乘班车从县城公寓到邻近的牧场,再安排自行车骑行至各支教村庄;遇雨天等恶劣天气,还会安排公司通勤车接送。

  

3. 食:给小老师们办了牧场出入证,确保他们一日三餐均可以在牧场的员工食堂解决,餐后还可以在员工休息区小憩。

  

4. 衣:恒天然给小老师们配备了统一的服装,而且还提供了荧光背心和头盔,供大家骑行时穿戴,以保证安全。

  

除了提供生活、物资上的保障,项目组还为小老师们进行了相应的培训:


1. 介绍恒天然牧场业务、健康安全、生物安全等注意事项;

  

2. 介绍在与孩子交流沟通时需要注意的地方,如:一定要把“妈妈、爸爸”换成“家长”,以免触碰孩子们敏感的小神经,因为很可能他们是由爷爷、奶奶照料,而父母在外打工,一年只能见上几面;

  

3. 共同制定授课内容;我们的支教活动是面向村里所有愿意参加的孩子,因此为了保证给不同年龄层的孩子提供充足的精神食粮,让大多数孩子都能听懂、学习到知识,项目组同小老师们一道制定了教学计划;并且在支教开始后,大家在一起集体备课,取长补短,交流心得,完善和丰富教学内容。

  

除了教学上的准备,项目组还设想了一些可能发生的问题,并提前做了预案;并在一些意外状况发生时,积极处理、改进。

  

充分准备 应对困难


1. 天气意外:支教活动的第一天即赶上应县多年不遇的大雨天,公司即安排了车辆把学生们送到各支教点,并分别由辅导员和恒天然项目负责人陪同。当村民们看到支教老师冒着大雨还来上课时,先是惊讶,继而十分感动,纷纷冒雨把孩子送到教室。

  

2. 淘气顽童:参与这次支教活动的大学生基本都是95后,还没完全脱离稚气。为了管理好、教授好更加淘气、顽皮的农村孩童,这些95后大学生们事先向经验丰富的老师请教对付“熊孩子”的法宝,首先从课程设置安排一些动静结合、趣味十足的内容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同时准备了好多零食和小礼物以备不时之需。后来小老师们总结出了“治理经验”:擒贼先擒王;看看哪个孩子特别闹,就先“拿下”这个孩子,这样一来,其他孩子也会更听话。小老师们还观察到:当课堂很吵杂的时候,就和孩子们玩个小游戏,收效良多;上课前,先朗诵学过的内容,或者唱学过的歌会让课堂气氛变好。

  

3. 定制课程:由于事先了解到来上课的孩子们年龄差距较大,理解程度参差不齐,支教项目组一起讨论制定了学与玩、游戏与知识相结合的授课方法,准备了手工、绘画、趣味数学等课程需要的教具,崔杰同学还带了吉他,给孩子们上音乐课用。

  

4. 暴力家长:来上课的孩子们有些是由爷爷奶奶照看,有些是爸爸外出打工,妈妈独自在家带着孩子。支教老师们发现这些家长的教育普遍简单粗暴,以打、骂、恐吓为主,遂与家长积极沟通,说服他们转变教育方法。

  

积极改进 处理意外


1. 教室关门:开课第二周时在没有任何通知的前提下安营村的教室关闭了,据说要装修。项目组得到通知后,立即与村干部和乡里干部沟通,共同商讨解决方案,终于在停课两天后又复课。

  

2. 不速之客:第三周的一天,南湛村有位精神受过刺激的村民在上课期间提刀而入,幸好被崔杰及时发现,两位授课老师随机应变,立即让孩子们下课,较好地达到疏散效果;同时及时给村负责人打电话,将病人带走。

  

短短四周时间,孩子们和支教老师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在第一天上课的时候,有些孩子不敢大声说话,有的不会写自己的名字,有的完全不认字。课程结束的时候,每个孩子都能写出自己的名字,都会背《弟子规》和《少年中国说》,都能唱上一两首歌。

  

项目评估:


这次支教活动取得了超出预期的成功,得到了各方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反馈。

  

支教项目首先得到了村民的高度认可。村民们对活动非常关注,并提出了具体建议。项目组根据家长的建议和项目的目的,每天都留出适当时间辅导孩子们的暑期作业,满足家长的诉求。

  

除了督促孩子来上课,村民们还将自己家里种的菜送给支教大学生;在课程的最后一天,还有村民冒雨送来感谢信。

  

孩子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以前没有体会到的爱护和尊重,因此跟支教老师建立了深厚的联系。很多小朋友都把自己舍不得吃的零食分给老师吃;听说课程要结束时,纷纷找老师要联系方式,难舍难分。

  

恒天然的员工也为自己的企业能为所在社区作出贡献感到十分自豪。身处各个岗位的员工都以各种方式支持着支教项目。北京办公室的女员工特意买了制作发卡需要的原材料,自发的学习、制作漂亮的发卡,送给村子里的小姑娘。当听说要招募英语口语好和学食品营养的同事去给孩子们上课时,很多同事都积极报名,并得到了主管领导的一路绿灯。

  

支教大学生认为这是对自己管理能力和表达能力的一次很好的锻炼。

  

山西农业大学此前已与恒天然多次合作,这次他们派出了优秀学生作为对项目的支持。山西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齐利平表示:公益支教活动让我们的学生们增强了社会责任感,让他们度过了一个有意义的暑假;也让我们看到了一家新西兰企业在中国履行的社会责任心。

  

当地的各级政府也对支教项目给予了大力支持和高度评价。应县副县长王振兴也对恒天然为当地经济和发展作出的贡献表示感谢。

  

项目启动之初,恒天然向媒体发布了这一消息;在项目尾声,恒天然邀请山西当地的媒体到场见证四周来的丰硕成果。共有上百家媒体对支教活动给予了报导。

  

项目亮点:

  

通过四个星期的学习,孩子都有长足的进步,有些孩子原来不敢大声说话,现在也敢于大声、大方地说话;有些孩子当初不太善于表达,现在说话变得有条有理了;有的小朋友刚来时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经过学习,不仅学会了认字写字、还学会了简单的英文单词;支教小老师们与孩子们一同学习、一同玩耍,教会了孩子们什么是理想,如何实现自己的理想。

  

除了山西农业大学的学生作为支教老师,恒天然牧场的员工也作为志愿者为村里的孩子上英语课,传授健康和营养方面的知识。恒天然北京分公司的女员工无法亲自到村庄,她们就买了漂亮的丝带和工具,为应县村庄的孩子们制作了精美的手工发饰和玩具。

  

在结业典礼上,孩子们表演了假期里学会的诗词、歌舞;当听说小老师们即将离去,很多孩子都伤心流泪,不忍老师的离去;不少小老师在返校之后仍会收到孩子们的电话或微信。

  

家长们也对此项目交口称赞,感谢项目的设立,感谢支教老师的兢兢业业。


项目照片:


1.jpg


-1.jpg


未标题-1.jpg


案例资料由恒天然商贸(上海)有限公司提供,未经中国公共关系网17PR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如需转载或了解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官网:http://gfa.17pr.com/2017/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