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资讯

微播易总裁 徐扬

作者:17漏网之语 2014-08-08 11:15:08

  我在公关界是特别新的人,真的是崭新的新兵,但是在社交媒体方面,我们还是做得比较早的。我本人是2007年开始研究Twitter,是国内研究Twitter比较早的这些人。我们公司从2009年成立,在2011年推广的项目包括美丽说,在2012年的陌陌,包括唯品会整个品牌调性的改变,都是我们在微信上做的。开始的时候,大家不知道唯品会的定义是什么,后来我们用一个名正言顺的活动,大概用100位明星来告诉大家唯品会是什么样的企业,六个月之后,唯品会的整个调性和公共关系的感知带来了非常大的变化。这个活动我们做完之后,在各级广告上拿了十几个大奖,就是用纯社会化媒体改变自己的品牌在用户心中的形象。

  我今天跟大家讲的是微信的第二步。我2001年加入百度,2009年离开,在百度做了9年时间,目睹了中国企业信息化的过程。2007年的时候研究社交网络,2009年开始去实践,我从百度出来,本来想自己做个Twitter,后来新浪微博出来,我们自己的公司就转型了。为多家大型公关公司做过很多实践。2013年,我们现在的平台有10万多个社会化媒体资源的账号。

  我们在2012年的重点是陌陌、酒店特价,基本上手机上30%的应用都是我们推广做出来的。最早的时候我们推过米聊,包括小米发布会,我们自己也介入了一部分,那时候也发生一个故事,在小米发布会上,我们拿着一个小米手机,问一个N字开头的大企业说,你觉得这个手机是怎么样。当时那个企业说,这个手机在我们企业连Q7都过不了。2013年我们做过的一些比较知名的事情,有一个花店,一辈子只送给一个人,这是我们公司主导做的营销,把一个小品牌从无到有做起来。还有中间的天龙八部,就是一系列游戏的发布,都是我们在做的。

  以前我们吃饭是聚会,现在吃饭变成一个分别的聚会,我们一边吃着饭,一边拿着手机。现在我们发现,在吃饭的时候想跟对方沟通,也只能用微信的方式,因为你说什么,他都不听。还有一个很大的变化就是,很多人没有印象他睡觉前的最后一个动作是闭眼睛还是抓手机。移动互联网变成我们身体的一部分。

  消费者获取信息的途径也变了,因为我自己出差比较多,我以前到酒店之后,肯定是打开电视,然后该干什么干什么,现在我发现我已经很久没打开酒店的电视了,每次去了,匆匆忙忙的,把包一放,打开包之后,先看看手机有多少个信息。这个实验也特别有意思,手机响了一下,拿起手机一看,有一个未接电话,有一个短信息,还有一个QQ弹出的信息,还有一个微信的未读信息,你们会选择先处理哪个?99%的人先处理微信的信息,在此之前是不可想象的,一看有一个未接电话,因为未接电话是紧急而重要的事情,现在居然先打开微信,然后再处理电话是怎么回事,这就是微信对我们的影响。

  这是移动互联网在中国成为第一的连接通道,移动用户有5.2亿左右,PC占到46.9%,手机用于沟通、信息获取占83.4%,它的粘度非常强,大部分人每天用10次以上,我自己的极限是在一个小时内以7秒的频率摸一下手机。

  整个社会化媒体的变迁,通过草根阶段到明星阶段到微信阶段,草根阶段是2011-2012年,社会化媒体营销非常简单,第一是但凡有事,被草根大腕一传播,就会变成大事,第二是这个事情传播的力度非常大,但是它的延迟性非常弱,还有一个大的特征是,绝大多数公关公司在那个时候迷失了,因为那时候无数的公关公司找我给他们讲课,在上面讲微博怎么样,下面有很多人听得一片茫然,说行不行啊,特别迷茫。到2013年整个微博的草根账号逐渐在衰减,微博名人在起来,2013年微博名人在上面做了很多营销活动,比如我们看到杨幂,就发了一条很简单的微博,我是多么无聊啊,打消消看,跟我结对吧,那个信息瞬间发了6万条。2013年做了非常多的知名案例,这些案例都是看到很多名人起来的。到2014年开始,整个微博不管是草根还是明星,都衰减非常快,以前一个草根账号丢一条微博,有几十万的评论,现在只有几百个评论。微信崛起之后,也面临很多问题,就是它的传播性和长文章都会导致很多原来在微博上玩得很好的人不知所措。但是公关公司马上感知到这个机会,大量的稿子、文章在微信公众账号里飘来飘去,有定制的,有非定制的,有通稿的,我觉得微信的公众账号就是弥补微博时代公关公司的缺点一个很大的补充。微信时代也出了很多知名的活动和案例。

  这是微信公众账号的简单数据,现实生活中的朋友用公众账号的数据和比例,接受别人推荐的用户对他人推荐的接受度,微信账号朋友圈的推荐接受度都非常高,我们现在生活里,很多东西都依靠这个东西,包括我们现在不看电视,不看报纸,完全靠一个新闻客户端,或者在微信里订阅的新闻账号,或者在朋友圈里感知的这些信息。实际上这些信息导致我们对这个东西感兴趣的程度非常高。

  这是微信人的数据特征,男女比例,男生占63%。还有年龄比例,上面特别小的小孩没有,特别老的老人没有,里面的人群购买力比较强。这个数据我们做过很多测试,我们在腾讯微博能推销的化妆品大概是20到60之间的化妆品,在新浪微博里大概是60到100之间,低于这个价值的,在新浪微博也卖不出来,因为大家觉得这个价值太便宜了,高于100块钱,很多人可以纠结。在微信时代,可推的产品在100以上,感觉上面的人的购买力非常强。

  我们总结了微信的几个特征,第一是同城趋势。同样是社交网络,为什么微博没有同城趋势,我们研究了非常多的账号,比如有个账号叫上海美食,我们做了大量的数据分析,分析后发现上海美食这个账号里很多人是外地人,因为微博是短文字、短图片,还没发表感觉,写完了,图片最多放几张,但是很难把这个事说明白,所以上海美食这个账号只能很浅的说这个美食,对于上海本地人,觉得这个很low,对一个外地人来讲,觉得这个账号挺牛的。所以上海美食这个账号在微博时代,兴趣轴特别强,我们都是按照同一个兴趣关注到一起,在微信时代不一样了,我们发现非常强的地理位置轴。第二是高收入的轴,我们做了很多实验,发现在微信上这些人的收入水平是远远要大于在腾讯微博和新浪微博上的情况。而且刚才头疼里面,北上广深四个地方的账号特别集中,有很多人在有意做这些账号,而且粉丝质量非常高。第三是兴趣聚焦,有很多爱美食、爱数码、动漫的人,他们有比较大的余地,有很多在微博时代活得很惨的杂志,比如《时尚》,《时尚》在微博里很多账号的粉丝非常年轻,一个活动做得很热闹,最终到店转化率很低,现在《时尚》可以通过比较长的图文,把微信账号做得非常丰富,那里面人的购买力也非常强,而且兴趣轴非常强。

  大家的触媒习惯在发生变化,品牌的逻辑也要发生变化。这是微信营销的第一步,很多公司找我们合作的时候,我说你们微信的公众账号怎么在弄,客户的公众账号怎么在弄。他说,我们在帮他们维护这个账号。我说然后呢。我们做了太多的案例,发现这个账号挺难的事情,第一步是拥有自己的账号,然后培养自己的粉丝,发布消息,传递品牌,这个是不是我们现在非常卖力的天天做的事情,但是我们发现,这个东西有可能是个伪命题。在淘宝上买过东西的人举一下手,关注淘宝官微和官方微信的举手。喝过可口可乐的举个手,关注可口可乐官方微信、微博的举手。吃过康师傅泡面的举个手,关注康师傅的举手。用苹果的举手,关注苹果的举手。答案出来了,不是所有的企业都可以玩粉丝经济的,围绕我们服务的吃喝玩乐,我们都没关注,凭什么客户买我一个产品,你就必须关注我,这叫不讲道理。你们自己想想,我们开什么车,我们关注了吗,我们住这个小区关注了吗,都没关注,你现在给他提供一个简单的洗衣粉服务,请你关注我,你觉得这可能吗?你觉得客户是不是比我们傻多了,我们都不关注为我们服务的,我们服务他的,他必须关注。很多企业的粉丝经济就是个伪命题,我们可以很卖力的去做这个账号,但是客户关注不关注真的是另外一回事,他不是必须关注你。我为什么关注你呢,我没关注淘宝,没关注IBM,也没关注苹果,我为什么要关注这个企业呢。我不是反对说这个账号存在没有理由,但是不是谁都玩得起粉丝经济的。怎么玩呢?第一,这个企业必须可以产生内容,这个企业、产品、品牌本身有产生内容的内涵。比如一个文具厂,它怎么产生内容,不是铅笔就是橡皮,不是橡皮就是小刀,怎么也产生不了内容,所以这个企业本身的产品要是可以产生内容的。第二要有产生内容的人,有的企业说,我们有很多内容,但是你发现写账号的人不行,很多企业对这个品牌的理解差得非常远,根本产生不了优质的内容。你跟客户是强互动关系,比如我们都关注招商银行,你有多少欠款他告诉你,这是一个强互动。包括小米,屏幕打不开了,他告诉你摔来下就好了,他需要跟客户是强互动。如果你跟客户没有强互动的时候,这个客户不会有很多粉丝,既是有很多粉丝,也是死水一潭。在粉丝经济这块,第一步我们做了很多了,很多人已经搭了很大的平台,做了很好的服务,最后说怎么粉丝还不来啊。

  营销不再是品牌有多少粉丝的时代了。第一拨的微博营销都在说有多少粉丝,但是注定有很多企业是没有多少粉丝的。第二,你吃鸡蛋,是养一只鸡等它下蛋,还是到市场去买。这是第二步,我们是拥有粉丝,还是利用粉丝。现在在自媒体时代,有很多人专业在做账号,我们看到有很多孜孜不倦的媒体人,很辛苦的在做很多账号,在整个微信的账号群体里,第一个大的群体叫媒体,像青岛晚报、各大报纸和杂志,都有自己官方的杂志,这个杂志是在整个微信时代有非常大影响力的集团。第二个集团是自媒体人,有一群人做IT,有一群人做旅游。第三是草根账号,有不同的兴趣,然后做出来很多的自媒体账号。通过这些账号详细分析,我们会发现,他们中的很多粉丝跟我们想影响的那群人是完全一致的,我们只要利用他们的账号,把粉丝对我们品牌的认知发生这个改变,这个企业就可以把营销做完了。

  这是我们自己的观点,我们统计了大概500多家自媒体账号,统计出这个数据,这个数据只有我们一家有,我们就是看看他们在微信上玩什么,我们统计了500个自媒体账号和媒体账号之后,天天统计他们在上面玩什么,63%的人在上面玩品牌公关,拿一个品牌编一个故事,在各个账号里流传。24%的人在做展览、活动及地面服务等地域性传播,包括大黄鸭把上海所有相关的账号全部都刷了一遍,这个事情在上海这些账号里刷了一遍,就把地面服务这些事情传导过去。第三是促销加粉。现在大部分企业给大家做推广的时候,他们把这些粉丝加到自己身上,不再推自己的公众号,也不再推服务号,而是加在一个个人号,我那个故事叫微信的第三步,第二步是借别人的粉丝去传播,等一下我再讲第三步,为什么把粉丝加到个人身上。这些企业已经跟我们合作,迈出了第二步,我们在微博里面,地域定向的账号有3000多个,覆盖5亿粉丝,他们是怎么利用这些地域属性很强的账号呢,我们有一个客户叫香天下,是一个火锅店,据说是任泉开的,在上海开了第七家店的时候,5月19日用沪上知名美食评论家沈宏非的评论,他发完之后,上海美事类的账号大概有几十个,进行微信公众账号的扩散,5月21日朋友圈大面积的分享。分享完以后,当天的排队已经排满三层,他们老板给我们发的微信说,不要打扰我了,我现在自己亲自在给每个桌子送菜。非常简短的微博、微信结合,利用本地属性的特性,快速把一个火锅店推火的案例。

  最后,我大概花30秒讲这个故事,就是微信的第三步。以前大家都在说朋友圈营销,都觉得这事有点扯淡,我自己是嗤之以鼻的。上个月我们那个媒介的小姑娘说,我跟你打个赌,你肯定在朋友圈花过钱,我说我肯定没在那个地方花过钱。后来我盘算了一周,发现我在朋友圈花了14万。自从我关注了一个人,这个人叫郝洪峰,他在今年春节的时候,说兄弟,今年给你发个大红包,我说你发吧。他就给我一个红包,2000块钱,我说这个红包真够大的。从此之后就完蛋了,他说,我发现你经常出入各种场合,招待客户,你要买酒。他说,我非常忙,你加我的助理吧。过两天他发一个棚子圈说,郝总从茅台酒厂争取了150吨茅台,我给你留了三箱,每一箱再送你一个老白汾酒。我说好吧。过两天又发朋友圈说,五粮液青花瓷瓶的,他发之后,好多人回复,我也回复了,一回复他就说,徐总,你感兴趣吗,我给你留两瓶,给你送过去吧。又过两天,他说,郝总的老婆从日本回来,带回来一些东西,我给你送过去吧。还有一个特别冤的,有一个小孩是我特别大的用户,他一年花一千多万。他说,徐总,你最近老出差。我说是啊。他说,我老婆去了尼泊尔,求了一串天珠,给您送过去吧,避暑解热,还消灾解难。再往上推一步,发生更加邪恶的事情,我在朋友圈里花了八九万买酒,那天我跟朋友说,我在朋友圈郝洪峰那儿花了八九万,他说你才花了八九万,我都花了十几万。后来我还没想完,已经有人在做了,因为这个时代始终有聪明的人存在,这个生命怎么做呢?他在朋友圈里招出来2000个小姑娘做线上代理,这些小姑娘今天发吃的,明天发喝的,后来突然出了一条,朋友们,我今天定了2000个俏时翠,用不完,谁来帮我一下。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