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最具公众影响力公共关系事件评选:沙漠都江堰工程

作者:17漏网之语 2017-01-04 11:55:19

  事件名称:沙漠都江堰工程

  企业名称:碧泊集团

  项目概述:

  参评方向:企业社会责任

  当代李冰,十年铸就沙漠都江堰

  “分洪梳流治沙”保护敦煌阳关,化“害”为“利”造福当地百姓

  历史文化名城敦煌市被库姆塔格大沙漠三面包围,长期面临风沙水患的严重威胁。一方面,长年干旱,蒸发量是降雨量的80-100倍,沙漠化日趋严重;另一方面,洪涝灾害频发,给当地居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为了不让敦煌成为第二个楼兰,在沙漠侵蚀的最前沿阳关镇,一项被称为“沙漠都江堰”的生态治理工程历经十年治理沙害、风灾、水害,搬运沙丘石山500多座,拉运石料1亿多立方,在沙漠中开凿梳流分洪河道,修筑梳流堤坝13条90余公里,并在风口筑起20多公里“沙漠长城”抗击沙丘的推进,将威胁阳关村庄的沙丘向后退移了近5.6公里。建设分洪调蓄渗滤净化工程,化水“害”为水“利”、新增可利用水源0.6m3/s,以水害治沙害、变沙进为沙退,生态治理26000多亩,荒漠化治理56平方公里,粘土固沙36平方公里,为保护阳关、守望敦煌竖起了三条屏障,并带动当地特色农业发展,凸显治沙、驯洪、富民等多重效益。这一“分洪梳流治沙”模式以“害”治“害”、化“害”为“利”,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敦煌市沙害、水害并发,面临生存、发展和保护难题

  甘肃省敦煌市境内95%以上的土地是荒漠戈壁或生态脆弱区,荒漠化治理形势严峻。历史上阳关镇则是敦煌抗击风沙的第一道防线。沙丘每年以4—10米的速度向阳关逼近,2000多米的防风林枯死掩埋,沙尘暴猖獗。在沙漠逐年推进之下,要守住敦煌,就必须守住阳关。

  与此同时,作为超干旱地区的敦煌一旦到了汛期,来自肃北、阿克塞乃至本地的洪水往往带着泥沙直流而下,轻则污染破坏水源,重则冲毁道路、桥梁、农田、村庄、养殖企业等。在阳关,这一情况尤为突出。2004年当地洪水流量最高达到每秒220立方米;2007年出现洪涝灾害18次,最长时达十五天;2011年则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泥石流,科技园30年培育的12万亲本种鱼,1000多万条商品鱼全被冲走,直接经济损失1.6亿元。资料记载:阳关历史古城的消失就是被一场洪水泥石流淹埋而消失的!

  “每年都发洪水,村民的葡萄、房屋经常被毁。”阳关镇龙勒村村支书鲁银花说。每当听说肃北和阿克塞下暴雨时,村里的人都会倾巢而出。阳关镇党委书记刘占英说:“在科技园没建设之前,每年6月下旬到8月份洪水有时候几天下来一次,有时候10天下来一次,直接影响农民的饮水和土地灌溉。”

  在沙害、水害并发的敦煌,因为长年缺水,一些地方防护林种了枯,枯了再种;又因为汛期不时爆发洪水,道路、桥梁甚至防洪堤建了垮,垮了再建。水,令敦煌人既爱又恨,但却是绕不过的“槛”。面对天灾,如何生存、如何发展、如何保护,成为敦煌多少年来的难解之题。

  面对沙害水患风灾,何延忠不知道在库姆塔格沙漠,敦煌阳关、肃北阿克塞、洪水发源地跑穿了多少双鞋,在沙漠中昏死过多次,组织国内外生态环境水利专家多次实地踏勘,总结分析制定方案他认为:“阳关人民多年来,防护林种了枯,枯了再种;防护堤建了垮,垮了再建重复投资,害苦了当地人民没有逃出风沙水患灾害的根本原因:一方面敦煌是极度干旱区,阳关被称为“旱极”,严重缺水,蒸发量是降雨量的80--100倍,造成防风林被沙丘掩埋枯死;另一方面造成阳关“水害”泛滥成灾的根本原因,是多年来人们在洪水聚集的下游重复修建堤坝,无法抵御肃北、阿克塞聚集阳关的洪水,饱受水害之灾难。

  历经十年建成,“沙漠都江堰”凸显治沙、驯洪、富民等多重效益

  2011年6月16日,敦煌、肃北、阿克塞普降暴雨,一整天的降雨量是57.1毫米,因为敦煌年降雨量才是39毫米,等于这一次降了敦煌一年半的雨。”数百米宽的洪水直扑阳关镇,形成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泥石流。不过,在洪水必经之地阳关镇上游的西土沟,肆虐的洪水被10多条梳流坝逐级拦蓄,并通过分洪调蓄工程不断被分流到‘沙漠都江堰’,随着水位下降、流速减缓,洪水最终化整为零。在敦煌发生6.16特大洪灾事件后酒泉市委常委、敦煌市委书记孙玉龙深情地告诉记者,这多亏科技园内的沙漠都江堰工程,挡住了这次灾难性的洪水泥石流,要不下游阳关镇和周边地方人民的生命财产可就遭殃了。中央媒体新华社、央视及地方新闻媒体、敦煌市领导到上游发现被洪水冲过的地方达千米宽,才感叹这项工程的伟大,它使阳关人民避免了一场毁灭性的灾难,使阳关古城消失的悲剧没有重演!

  阳关镇镇长朱建国说:“‘沙漠都江堰’将90%的洪水分流,使阳关几千人性命、2万多亩农田、3万多亩防风林避免了一场毁灭性灾难,保护了阳关及其历史文物。如果没有这个分洪工程,阳关镇将会是一片汪洋。”

  这项被老百姓称为“沙漠都江堰”的生态治理工程,竟然是一家名为敦煌飞天生态科技园的民营企业家投资2亿多元所建。园区负责人何延忠坦言,他们前期投资8000多万,又陆续将企业全部的收入投进去,历时十年搞生态治理,找出了多年危害阳关被称为天灾的原因,解决了多年来困扰当地的沙害水患风灾问题。 敦煌属于极度干旱区,沙漠化十分严重,沙漠化被专家称为“地球的癌症”,库姆塔格沙漠每年以4-10米速度向敦煌吞噬,阳关是保护敦煌的第一道防线,因为科技园就处在阳关抗击风沙洪水的最前沿、库姆塔格沙漠的风口。不过,他们未曾预想到,多年来他请了不少生态水利专家,一点一点摸索形成的“分洪梳流治沙”模式,让下游阳关镇在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泥石流面前安然度过,当地村民说:“一发洪水土地被冲毁,这些地里都是泥块。今天的洪水我们从来都没遇到过,是特大的。如果不是‘沙漠都江堰’将洪水阻挡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安宁。”

  甘肃省水利科学研究院院长李元红说:“工程对洪水起到的作用,一个是对洪水进行了拦蓄调蓄,拦起来在正常生产时期再利用,蓄起来补给地下水以恢复生态,另外一个是将这些水拦起来进行过滤,用于农民的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洪水变成清水,效益也非常显著,增加农民的收入。这在目前流域的生态治理上具有先进性。”

  新华社经济分析师了解到,早在上世纪90年代,何延忠便是全国有名的中国鳟鱼养殖大王,为发展祁连冰川冷水鱼产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并受到胡锦涛总书记的亲切接见。2001年他到阳关兴办飞天产业科技园,是敦煌市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前期投资8000余万元建设沙漠高寒冷水鱼基地。但老天很快给了他一个“下马威”,沙尘暴一来鱼全部死掉,洪水再来连鱼池都被冲毁,8000余万元打了水漂。遇到的困难和恶劣的自然环境是政府和企业没有想到和难以预料的,当时的合作者撤资走人,企业面临破产倒闭,敦煌市政府制定招商引资政策,以阳关烽燧西南为界发展生态产业,面对茫茫沙漠重重困难,何延忠并未放弃。组织国内外专家探讨研究,在阳关的最上游肃北、阿克塞洪水的出山口修建“沙漠都江堰”工程,彻底解决了被当地人称为“天灾”的是防风林栽了枯,枯了再栽,在肃北、阿克塞洪水聚积的下游防洪堤坝修了垮,垮了再修,重复投资,重复建设,周而复始多年来害苦当地阳关人祖祖辈辈躲不过的坎的根本原因。

  先是种植防护林,紧接着在沙漠中勘测洪水路线,再建分洪河道、梳流堤坝、渗透过滤净化工程,然后修筑“沙漠长城”,一步一步,最终探索形成了“分洪梳流治沙”的生态治理模式。其主要思路是:

  一是分洪梳流。在洪水必经之路西土沟的上游,同时也是沙漠逼近阳关镇的最前沿,修筑13条总长60多公里的梳流堤坝,层层调蓄洪水,将绝大部分洪水多级分流到沙漠分洪调蓄工程,化整为零,降低水位,减缓流速,化解洪灾,保安全。

  二是枢纽调蓄。在沙漠中开挖九连湖、月亮湖等,调蓄洪水,提高地下水位,救活防护林,并大面积种植怪枣等植被,形成了9600多亩的生态湿地涵养水源。

  三是沙漠渗透过滤。短时洪水通过调蓄实现常年蓄积,再通过沙漠渗透过滤净化工程,化害为利,新增可利用水资源,实现洪水变清水,并对西土沟18公里洪水沟进行整治,同时开凿20多公里“梳子”状的分洪渠道,修建分洪大坝,实现清洪分离,保护水资源防止洪水的破坏、污染。

  四是修筑大坝防风固沙。在库姆塔格沙漠的风口,修建21公里长的“沙漠长城”,辅之以大量生态植被,阻挡沙丘前进,防止沙漠对敦煌的吞蚀。

  五是构建生态农业产业链。利用清洪分离后的冰川雪水、沙漠泉水,采取流水式养殖技术高效节水,发展沙漠高寒冷水鱼产业和葡萄种植以及农产品加工业,进而发展生态循环文化旅游产业。

  新华社经济分析师分析认为,与传统治理模式相比,“分洪梳流治沙”模式效果突出,其以“害”治“害”的大胆创造堪称生态治理的典范。在这里,洪水好似安装了“水龙头”,沙漠则变成了“过滤器”,水“害”化水“利”,沙“害”变沙“利”。“沙漠都江堰”工程实现了生存、发展与保护并重,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并举,凸显出治沙、驯洪、生态产业、富民等多重效益。

  水让干涸的沙漠绽放生机,它滋养的长20多公里、宽近千米的绿色生态屏障,将向阳关东移的沙丘挡在了“沙漠长城”以外,大坝内外的白杨、拐枣、红柳、梭梭生机盎然,丛丛芦苇青翠欲滴。周边已形成生态湿地近万亩,生态绿化面积2.6万亩。“科技园把荒漠变成了绿洲,改变了生态,起到了保护阳关的作用。” 原敦煌市副市长苟小卫如实说。

  如今,在阳关镇的最前沿库姆塔格沙漠风口,已经有了长达20多公里、宽近千米的绿色生态屏障,把向阳关移动的沙丘用生态植被死死困在了“沙漠长城”以外。大坝内外拐枣、红柳和梭梭生长茂盛,芦苇也开始冒尖,原本被沙丘掩埋枯死的防护林又抽出了绿色枝条。随着“沙漠都江堰”生态效益的持续发挥,周边已形成生态湿地9600多亩、生态绿化面积2.6万亩、荒漠化治理面积56平方公里、防风固沙面积30多平方公里。

  敦煌市农委主任戴生俭说:“何延忠同志带领碧泊人,耗时10年修筑的‘沙漠都江堰’把沙漠变成绿洲,变沙进人退为沙退人进,当地生态不断恢复,沙尘暴天气明显减少,小气候效应开始显现,起到了保护阳关,保护敦煌的重要作用。”

  有了上游的“沙漠都江堰”工程,常年为水发愁的阳关镇干部群众心里塌实多了。敦煌市水务局局长邓巍说:“沙漠都江堰修建的主要作用是清洪分治,把洪水调蓄到沙漠都江堰,通过渗滤后的水源用于防风固沙发展生态产业。工程建成后对西土沟水土保持、生态治理、保护水资源、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6.16阳关镇遭遇了百年一遇的洪水,主要是沙漠都江堰起到了作用,将大量洪水分流到沙漠都江堰。根据敦煌市水务局测量数据显示,作为阳关镇主要水源之一的西土沟,其水流量由原来的0.2—0.4m3/s新增加到0.6m3/s以上。”新华社经济分析师看到,混浊的洪水通过梳流、蓄积,再经渗滤净化出的清水潺潺流淌,通过分洪调蓄、提高水位补充水源,产生的生态湿地里野鸭成群。

  敦煌市林业局局长高华深情地说:“就这次洪灾而言,如果没有分洪或引洪设施,像这种百年不遇的大洪水,我们的阳关林场、阳关龙勒村等,这两个村很可能就变成一片汪洋”,“这个区域对我们阻挡库姆塔格沙漠从西面、南面向敦煌侵蚀,按照温家宝总理的指示,不要让敦煌成为第二个楼兰,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何延忠告诉我们,目前“沙漠都江堰”的设计防洪能力是按近年来发生的最大洪水,按照规划,待二期、三期分洪河道建成后,更加有利于阳关的安全能力。可以说,那种一到汛期,上游肃北、阿克塞聚积阳关的洪水在下游百姓“头上就像顶着一盆水”的日子已一去不复返。

  “在阳关种葡萄,这在阳关的历史上从未有过。”阳关镇党委书记孔爱、镇长朱建国、人大主席刘文军一致这样认为,“水是这里的灵魂,是这里宝贵的第一资源。阳关镇镇长朱建国说,因为沙漠都江堰才有了宝贵的水资源,阳关镇的葡萄种植、冷水鱼养殖、文化旅游三大产业发展迅猛,过去穷得出名的阳关镇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了1.2万元。目前阳关镇葡萄种植面积已达2万亩、年产量约7000万斤,成为在全国小有名气的葡萄生产专业镇。

  “‘沙漠长城、沙漠都江堰’,不但保护了安全,还让我们富起来了。用何总他们养鱼的有机肥水浇灌的葡萄,能卖上好价钱,去年我家就增收12万多元。”龙勒村村民沈雁龙自豪地说。

  寿昌村的村民夏庭文和焦建和说:“碧泊公司不仅给我们提供水,还创造了挣钱的机会,不出远门我们就挣到了钱,日工资在90元以上。”“除了种收葡萄的有限时间外,其余时间我们村的大多数人在碧泊公司的工地上打工,全村人一年要在这里领取60多万元的工资,还一分钱都不拖欠。”

  十年生态治理不等、不靠,体现“敢想、敢干”“苦干、巧干”精神

  治理沙害水害,需要的是勇气;一治十年,需要的是坚守;治理模式前人未有,需要的是智慧;民营企业从事生态治理,意味着牺牲。在与敦煌市干部群众交流中,大家普遍认为何延忠及他领导的团队身上有一种精神信念在发挥作用,这是他为什么多年生态治理始终不等、不靠,在遭受多次毁灭性打击后,仍能矢志不渝并最终取得成功的原因。

  洪水是天灾,风沙是天灾,这是多少年来敦煌人面临的“常态”,要改变它,是不敢想、不敢干的事情。但何延忠却认定了这件事,而且百折不挠。与他一起投资兴建敦煌飞天生态科技园的几个合伙人几乎都被沙尘暴、洪水吓跑了,科技园不少干部员工也被不毛之地的恶劣条件吓跑了。但最终留下的是一群有着强大信念的人。

  作为地道的兰州人,何延忠自己也不知道为这个工程付出了多少心血。“在建设的十年时间里,他在沙漠里‘死’过四次,有一次他高度昏迷了21小时。”敦煌市委市政府领导亲自带领干部赶到现场敦煌市医院看望抢救医疗。

  “沙漠都江堰”工程的建成,需要苦干精神。“原以为沙漠里都是沙子,开凿河道很容易。”参加过分洪工程建设的飞天生态产业科技园项目部副主任王永斌说:“开凿时才知道,沙丘底下都是岩石。”为了开挖分洪河道,何延忠用十年时间,动用了三百余台大型机械,采取爆破的方式,先后移动沙丘石山500多座,挖运沙石料1亿多立方,硬是在沙漠里开凿修建了总长上百公里的分洪河道、多级梳流堤坝及疏导河道、渗滤净化工程“沙漠长城”等。

  事实上,何延忠一开始也没有想到分洪工程需要那么多的投资。“真正建设后,才知道在沙漠施工是多么艰难,需要投资的地方太多了,把二十多年来经营高寒冷水鱼产业的资金和三个企业的资产全部投入。”在资金难以筹集时,何延忠将自己的住房都做了贷款抵押。

  “沙漠都江堰”建设中还蕴藏着因地制宜、科学决策的“巧干”精神。何延忠喜欢与国内外的生态治理专家打交道,善于把专家的思想汇聚在一起,一项项工程探索无不凝聚着专家的智慧。由于工程投入巨大,企业资金有限,“沙漠都江堰”从外表上看略显简陋,并没有进行大规模的硬化、美化,但工程的“核心部件”都是高标准、高质量建设,且在实践中创造与应用了不少自主创新技术。

  “分洪梳流治沙”模式对同类地区沙漠化治理和防洪建设具有借鉴意义,建议加大扶持、加以推广

  在2012年8月份甘肃省委书记王三运陪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到敦煌阳关视察听取和观看碧泊人历时十年坚持治沙治洪的成果。贾主席还讲到:“甘肃的发展最大制约条件就是水,水少、水脏,包括甘肃在内的洪涝灾害,有水的地方都被污染了,不能用了,你们用工程的办法,解决沙害水害的问题,坏水变好水这种模式很好,很难得,你们十年坚持在沙漠里为保护敦煌阳关,治沙治水,你干的事,是政府应该做的事,中央就要求你这样的人来做,按照十二五规划进展,突出发展特色优势农业,着力发展战略性产业和旅游产业,要切实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做好防沙治沙工作,培育壮大循环经济,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2013年2月28日,酒泉市委常委、敦煌市委书记詹顺舟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碧泊产业公司来到敦煌创业十年如一日,付出巨大的代价,创造性地修筑了‘沙漠都江堰’等系列配套工程,保卫了敦煌,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功绩卓著。敦煌人民感谢他们,政府今后将给予大力支持,把生态建设作为大事来抓,并建议把敦煌科技园列为生态文明建设保护敦煌生态屏障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鼓励、引导、支持城乡一体化建设,把这里打造成具有敦煌文化特色的生态旅游示范点,使这个企业健康持续发展。我们建议省上相关部门给予大力支持,全社会共同努力搞好生态文明建设。众人拾柴火焰高。”

  2013年3月27日,甘肃省文物博物馆协会会长,原省文物局副局长,文物专家张正兴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敦煌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圣地,是世界文化遗产和古丝绸之路象征地、多元文化交汇地和连接欧亚大陆必经地。以莫高窟、月牙泉和汉长城关塞烽燧等为标志,敦煌近年来由于生态恶化,库姆塔格沙漠每年沙尘暴发生强度不断加大,强烈的沙尘天气加剧风沙危害,使敦煌数百处名胜古迹与世界文化遗产不同程度遭受风沙破坏和威胁。碧泊人建设的“沙漠长城”“沙漠都江堰”工程,有效抵御了风沙对古遗址的侵蚀,彻底解除了洪水对阳关乃至古遗址的威胁,干了一件保护敦煌世界文化遗产的大好事。我去年专程约酒泉市、敦煌市文物局、莫高窟文物专家到现场考察后大家都很感动,文物资深专家、酒泉市文物局段应君副局长,敦煌研究院狄会忠、敦煌市文物局付立成等同志认为,用这种工程的办法保护历史文物,才是大保护、永久性的保护、最安全的保护,我们文物部门应该大力褒奖和支持碧泊人科技园为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做出的贡献!他们做了我们文物部门应该做的事情,应该得到文物部门、政府的大力关心和支持,才对得起他们!绝不能亏待他们呀。据我所知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省委书记王三运,省长刘伟平及好多文物专家和中科院生态保护专家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但碧泊人认为他们只做了民营企业力所能及的工作,如果有机会还要继续多做这方面的工作。碧泊人的这种精神值得提倡和赞扬,借此我呼吁全社会都来认可和关心保护世界文化遗产,使我们的华夏文化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

  2013年3月28日,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冯起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近几十年来,由于全球变化和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利用,生态恶化,湿地萎缩,库姆塔格沙漠每年以4-10m 的速度东侵,重要的名胜古迹敦煌的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11年6月15日,敦煌及周边地区出现持续强降水并引发洪灾,造成西土沟等多处防洪堤坝决堤,多个乡镇发生严重洪灾,党河水库入库洪峰流量一度达到412.3m3/s,超过汛限水位2.91m,超过设计洪水位1.69m。每年正当夏季农灌季节最需要水的时候恰是汛期洪水多发时段,洪水造成严重污染和破坏,大量水资源流失,水源得不到保证,农业生产无法正常进行。针对灾害问题,碧泊产业投资建成“沙漠都江堰”、“沙漠长城”,沙漠都江堰包括河道分洪调蓄生态治理工程示范区,水资源储存工程,蓄水工程,冷水鱼养殖工程,葡萄种植示范基地,发展高效节水、低碳节能的特色生态经济产业,实现了防洪分洪、大面积的蓄水工程及保护水源等措施将废水用于生态环境治理,形成以“害”治“害”的生态治理新模式,对于发展循环经济和文化产业打下了坚实基础,是我国乃至世界上的一大奇迹。我国著名沙漠专家、中科院院士郑晓静对沙漠都江堰工程的科技创举给予高度评价,被称为是保护敦煌,治理沙漠的“敦煌明珠”。

  新华社经济分析师近日在敦煌市调研了解到,当地不少干部群众表示,在像敦煌这样的地方,仅仅依靠政府投入来治沙治水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引入市场力量。要从根本上化解敦煌的生态危机,需要政府各个部门、社会方方面面的努力,创造投资环境政府制定出更加优惠的投资政策,更实惠的补贴办法,吸引他们参与到生态建设之中,尤其是应当鼓励民间资金的进入。

  新华社经济分析师综合各方意见、建议后提出:

  一是“分洪梳流治沙”模式对敦煌市生态治理修复有重要价值,对同类地区沙漠化治理和防洪建设具有借鉴意义,值得大力推广。建议将飞天生态产业科技园列入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

  二是为民间资本进入沙漠化治理等生态产业提供更好的政策环境。可以充分发挥政策资金的引导作用,把修复生态资金补偿纳入财政预算,通过税收、金融、保险等多方面的扶持,吸引更多的像敦煌飞天生态科技园这样的企业加入生态治理,并且形成产业化发展态势。

  据了解,何延忠在敦煌生态治理上的投资远远大于其水产养殖及加工业。多年来,他在生态治理上前期投入了2个多亿,几乎是倾尽企业所能,每年还要将三个企业的全部收入资金投入 “沙漠都江堰”的续建工程。在“6.16”特大洪灾泥石流中,飞天生态科技园遭受了重大损失,本来准备开展的“沙漠都江堰”二期、三期工程不得不中断。

  新华社经济分析师了解到,“沙漠都江堰”工程是目前敦煌市沙漠生态治理防洪工程中最大的项目之一,但这么多年基本上没有得到国家资金的支持,在税收、金融、保险等方面也几乎没有扶持,全靠企业苦苦支撑。希望在生态治理上,政府与企业的力量能够更好地结合起来,尤其是为民间资本进入生态治理产业提供必要的政策保障和良好投资环境,解决企业的后顾之忧。

  三是在抓好生态治理的同时,要注意加强对生态恢复地区的保护。以“沙漠都江堰”工程为例,随着其生态效益持续发挥,当地生态逐步恢复,在这一区域又出现了牛羊放牧情况,这对仍然脆弱的生态恢复将造成不利影响,还需要得到政府的保障措施,巩固生态治理成果。

  四是根据敦煌乃至西北地区的水资源分布特点,因地制宜发展节水、节地、高效的祁连冰川高寒冷水鱼产业带。这将有益当地生态治理与恢复。以鳟鱼为代表的高寒冷水鱼产业相比其他农业产业,消耗水量极少,而且其生态涵养的优势十分突出。据资料显示,河西地区仅祁连冰川形成的露头水就有70亿—80亿立方米,甘肃境内水库的底排水还有约120亿立方米,均可发展高寒冷水鱼产业,对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将发挥重要作用,希望能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2013年8月9日至12日,以中科院程国栋院士、郑晓静院士为代表的30多位科学家专门对沙漠都江堰的科技成果进行研讨,他深情并茂地指出,一方面是因为工程浩大、设计巧妙、建成不易,另一方面则是以“害”治“害”、化“害”为“利”的治沙治水思路具有创造性和推广性。“分洪梳流治沙”的生态治理模式融合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实践效果十分突出。最后程国栋院士高度总结:“寻水冰雪祁连山,问道沙漠都江堰”。


  案例资料由碧泊集团提供,未经中国公共关系网(17PR)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如需转载或了解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官网:http://www.17PR.com